4月27日,8号码头和水仙井的修复工作已完成。 记者 郎树臣 摄
位于赤坎老街的8号古码头及水仙井经过修缮,于4月27日重新开放。古码头古井在新一轮的修缮中既保留了原貌,又更显宽敞、整洁、美观,焕发出新的光彩,成为赤坎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一个新的打卡点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4月27日,8号码头和水仙井的修复工作已完成,游客走在刚刚修复的台阶上参观8号码头。 记者 郎树臣 摄
8号码头:拆除坡道,人车分流,增加安全性
8号古码头又称水仙渡头,位于赤坎区中山街道办三和居委会水仙街,由红砖青石构筑,宽2.5米、高程8米、全长45米,面积为57.5平方米。码头有25级踏跺式阶梯,过去留有坡道,路窄坡陡,存在安全问题。
4月18日,8号码头的台阶修复基本完成,此次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。记者 郎树臣 摄
4月27日,8号码头和水仙井的修复工作已完成,街坊们走在台阶上纷纷表示这个新的台阶真的很不错。 记者 郎树臣 摄
为了消除安全隐患,在这一轮修缮中,施工人员拆除了坡道,实行人车分流,拓宽台阶,满足多人同时行走,提升游客的体验感;铲除了破损的水泥路面,恢复青石路面,并对路面进行修补、平整;清洗斜坡与水仙井之间的扶手墙。
与8号古码头毗邻的是水仙庙。水仙庙建设时间不详,因庙里供奉炎河二帝又称为“炎河二帝”庙,历经毁坏后修复重建,现存为清末民初建筑。其为三开间砖木结构,进深三间,现仅存正中一间,庙内供奉炎河二帝像。建筑正面为砖墙,两侧山墙为夯土砌筑。庙旁有一棵古榕树,绿荫如盖,常有老街坊在此下棋、聊天。
4月27日,8号码头和水仙井的修复工作已完成,附近的居民坐在台阶上聊天。 记者 郎树臣 摄
4月27日,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在榕树下闲聊的老街坊。一位阿姨对记者说:“以前很多摩托车、自行车从码头上上下下,已经有很多人摔倒摔伤。现在实行人车分流了,我们在这里闲聊也安心了。”
水仙井:台铺青石实用好看
水仙庙前有阶梯,阶梯两侧各有一古井,俗称水仙井,开挖时间不详,民间有“先有水仙庙,后有水仙井”的说法。根据考证,水仙庙和水仙井为赤坎现存的古商埠遗迹之一,是我国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雷州半岛地区古港商埠一个重要物证。2010年12月,被公布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。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始至五月初三,民间都会自发在水仙庙前举行一年一度的“炎河二帝”祭祀活动,请传统的木偶戏班连续上演木偶戏,祈福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水仙庙前阶梯左右两口井相距仅5米,然而一清一浊,左井水质甘醇,宜于饮用;右井水质浑浊,只能用来洗衣。为什么两口井水差别如此明显?曾有人从两井取水做检测,发现水清者为地下水源,水浊者的水源从井壁溢出。
3月21日,文化专家在8号码头考察,对修复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。 记者 郎树臣 摄
3月21日,文化专家在8号码头考察,对修复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。 记者 郎树臣 摄
据了解,施工人员在修缮水仙井前,对周边的居民做过调研,根据“一拆、二洗、三补、四换、五还原”的修缮方案,以“最小干预原则”进行修复。他们拆除了水井周边的违建,腾出了更开阔的空间;拆除原来比较突兀的小台阶以降低绊倒的风险,消除安全隐患;优化了排水系统;去掉井台周边长有青苔的滑溜溜的水泥地面,恢复原来的青石。
“我们撬开水泥板的时候,发现底下铺着一层青石。这些青石应该是原来井台就有的。青石直接铺在泥土上,时间长了,踩的人多了,会下陷、不平,雨水也容易渗进井中。因此在修复时,我们在泥地上先铺了一层砂浆,再铺上原来的青石,将其平整。”负责施工的黄经理告诉记者。
在水仙庙与水仙井之间是一堵夯土墙,修复时,施工方专门留了一个方形视窗,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裸露的土墙,这种保留历史痕迹的做法受到了街坊的点赞。
4月18日,施工中的8号码头。 记者 郎树臣 摄
将水仙井的水抽干、清洁水井也是修缮中的重要的一环。水仙井还有一个神奇之处,井水常年丰沛,每到早晨井水溢满井口。虽然现在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,但老街坊对水仙井的水情有独钟,经常过来取水回家泡茶、煮饭、养鱼。记者每次到水仙井,总会遇到来汲水的市民,有一位专程从霞山过来的市民称自己爱养鱼,用水仙井水养的鱼健康鲜活,不容易得病,“用井水泡茶,茶汤也特别甜。”大家都爱护这口井,每天晚上给井盖上井盖,到次日清晨再打开。
保护开发:成为文旅融合新亮点
古井是赤坎古商埠的源泉和标志之一。据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长胡贤光介绍:“赤坎古商埠有许多水井,过去每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都有水井、每一个码头都有水井。一方面是因为赤坎地下水资源丰富,容易打出井水,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;另一方面是因为赤坎因埠而兴,码头有井方便船只补给淡水。”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建设的发展,许多古井逐渐淡出百姓生活,但许多老街坊说起古井仍像提起一位老朋友,有人曾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沿着民主路考察了12口古井,发现还在使用的有水仙井、金铺井、平安井、新安社井、劏狗巷井、豆芽井、八角井、潮州街46号私家井共8口;无法使用有大众路井;已经封闭的有泥水街井、5号码头井和旧菜市井3口。这些古井像一本泛黄发旧的历史,以各自的特点静静保存着古商埠的变迁。
有市民表示,古井是古商埠的历史见证,应该好好珍惜和呵护,使之成为旅游景点。另外,也希望有关部门对仍在使用的水井的水质进行检测。
早已有人看中了水仙井周边潜藏的商机。据了解,水仙井周边的建筑也将面临修缮,几间临街的铺面将成为旅游手信馆,靠里面的山墙建筑将打造成富有地域特色的“木偶戏茶馆”。试想一下:在水仙井汲水,在茶馆里煮茶,一边看着木偶戏听着雷剧音乐,一边三两友烧水点茶,这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,是不是别有一番感受?
有群友建言说,乌镇搞个戏剧节就火出圈,带动了全域旅游,赤坎若能搞一个木偶戏剧节,把国家级非遗木偶戏和雷剧、粤剧等一起整合起来,堪称戏剧的盛会、文旅融合的亮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