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这里是【雅君专栏】。
毕淑敏曾说:拒绝是一种权利,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。
但很多人却不会使用这份权利,面对让自己为难的请求,总是用极大的热情去帮助,不好意思说“不”,哪怕是自己受点委屈,也不忍心辜负了别人的期待。
【资料图】
如果没有答应别人,好像自己做错了事,满心的内疚。
明明是费了很大力气才做到的事,却举重若轻,让人觉得只是顺手而已,一点都不麻烦。
太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,让你应接不暇、分身乏术。
所有让别人满意的付出,却并没有让你自己真正感到快乐,反而让别人觉得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。
或许我们只想与人为善,做个好人,无形中却把自己活成了“老好人”。
小时候看《家有儿女》,有一段情节印象深刻,刘梅家隔壁搬来一家三口,这家人特别爱跟刘梅借东西,而且都是有借无还。
刘梅和夏东海不好意思拒绝,就把东西故意藏起来,说借给别人或者找不到了,结果却被家里两个小孩翻出来借给了对方。
只有小雪,表明态度,带着弟弟要回了之间被借走的东西。
回到家后,大家明明都感觉终于轻松了,但刘梅还是批评小雪:说话不够婉转。
小雪一语中的地说:“你们大人习惯了取悦别人,便羞于拒绝。”
囿于面子,我们努力让别人满意,甚至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快乐。
《取悦症》一书里就把将不懂拒绝的老好人分为三类,分别是“认知型好人”、“习惯型好人”和“情感回避型好人”。
“认知型好人”想让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、每个人都喜欢自己。为了达到这种自我要求,他们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。
他们的脑海里长期出现很多的“应该”:
“我应该照顾好身边的每一个人;
他们应该喜欢我,毕竟我为他们做了这么多;
他们应该不会拒绝好,毕竟我对他们予取予求……”
都是“认知型好人”的思维模式,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他们习惯了“条件交换”:
你听话就给你买好吃的,不听话就不给;你考好了就可以出去玩,考不好就留在家里干活儿……
久而久之,我们就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里,觉得别人的评价、赞许、关心、愤怒都是很重要的事情。
“习惯性好人”习惯了帮人做事,几乎从来不说“不”,哪怕自己变得疲于应付,也很少张口让别人帮忙,常常为了照顾他人的需求,牺牲了自己的需求。
“情感逃避型好人”跟前面两者不太一样,他们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,而是为了逃避一种坏情绪。
怎么理解呢?
比如有人向你借5000块钱,你不想拒绝,也不想将来追债,就爽快地说:“给你500拿去用,不用还了。”
这样听起来是一举两得,其实是我们回避了和朋友谈钱的尴尬,无法将“能不能打一个欠条、有没有利息”这样的现实问题拿到台面上说。
“情感逃避型好人”就是这样,为了逃避拒绝、批评、愤怒和冲突这些不好的情绪体验而不懂拒绝。
有人说,这是教人不要与人为善吗?
其实,做个善良的人和学会拒绝,一点都不矛盾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在乎、珍惜的东西,对这些东西的“小气”,才凸显出它们的可贵。
比如你的时间。
如果一个人为了一件并不紧急的事,接连打好几次电话催促你;希望你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去帮助他;在你已经声明没空的时候还是坚持请你帮忙……
这些都是对你的时间的滥用,也侵占了你的时间边界。
面对这样的要求,不要总想着挤时间多做一两件事情,否则你在做的时候也一定不会开心。
忙碌的时候,微信也可以暂不回复,等方便的时候再一一处理。
又或者是情感。
有些人喜欢找人诉苦,不管你愿不愿意听,始终喋喋不休。
但当你向他倾诉的时候,他们却没有兴趣,不是说“这么点小事至于的吗”,就是说“没什么大不了的”。
这种不重视别人的感受,忽略别人情绪的细节,是侵占情感界限的表现。
守护情感界限,把感受留给互相体谅、互动懂得的人听,才是对情感最好的尊重。
还有我们最容易忽略的“认知”。
有些人喜欢嘲笑你的观点或想法、因为意见不合而对你视而不见、强迫你接受他的想法等等,都是在侵占你的认知界限。
你想喝可乐,有人立刻纠正你,“可乐没营养,不如喝茶”;
你说北京的春天很美,有人就提沙尘暴……
不懂得尊重认知边界的人,以为自己的认知和观念就是最好的、最明智的,不停抬杠。
学会拒绝的前提,是了解自我、知道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是什么,对自己在乎的东西“小气”一点,它们才更有价值。
如果你自己都不珍惜,别人就不会尊重。
珍视自己的时间、情感和认知的边界,“小气”一点,不让它们轻易被侵占,别人才懂得尊重你的边界。
如何做一个有边界的人?
点击视频号,分享你的看法,也欢迎你点赞、留言。
也欢迎你关注「十点读书雅君」视频号,每天和你分享读书的感悟、采访中遇到的有趣、有启发的故事,和你一起成长、做更好的自己。
作者 | 十点雅君,十点读书主编,好物分享官。
主播 |佳音,十点读书签约主播。
图片 | 视觉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