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8日至9日,济宁召开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,现场签约知名高校、特聘人才大使、表彰科研先进,并要举全市之力,打造高质量科技人才生态。
在这场大会上,济宁不但一口气聘请了11位院士作为济宁市“人才大使”,还与山东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等名校达成战略合作,集中签约了一批人才科技项目,涉及13个县(市、区)和功能区,共计31个项目,合同总投资35.92亿元,引进人才210人以上。
这座常住人口800多万人的传统工业城市,始终把人才作为“第一资源”。截至2022年末,济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2万人,是“十二五”末的1.65倍。
(相关资料图)
良禽择木而栖,在城市规模、发展实力和区域吸引力等诸多方面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济宁吸引人才绝非易事。对此,济宁下了哪些硬功夫?
牵头抓总。在将人才确定为“第一资源”后,济宁不仅出台了诚意十足的“20条人才金政”,更坚持从人才引育、政策供给、服务优化、科研成果转化等全方位、多角度入手,不断推动人才链与教育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深度对接。
引育结合。在扩大人才队伍的方法论上,济宁做到了引、育两手抓:一方面设立引才工作站,聘请院士担任“人才大使”,通过专家举荐、猎头寻访等方式,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。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,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,2022年开展“名校人才直通车”等线上线下招聘会60场,让人才或为济所有、或为济所用;另一方面组建了全省首家技工教育集团,批量培养适合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技能人才。
拴心留人。对标全国一流、全省领先,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济宁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从平台打造、人才引育、机制创新、金融赋能、优化生态等方面,大幅提高政策扶持力度。
解决“关键小事”,升级“圣地人才一卡通”服务功能,公布首批“一卡通”合伙人8家,配备服务专员699名,推动政策主动找人、精准服务到人;高效落实子女入学、保健就医、居住购房等,实施人才安居工程,2022年新筹集人才住房4571套,开展“七彩暑托班”服务、大力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,各种后顾之忧都得到有针对性地解决。
平台加持。环境好,则人才聚、事业兴,2022年,济宁与北京大学等59家“中字头”“国字号”大院大所新签订合作协议。其中,40家设立实体科创载体,并以此加速“两图谱三平台”升级,推进753家攀登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。
创新平台同步提级。济宁重点培育的高能级企业研发平台,获批全省唯一省级智能过程控制技术创新中心,2022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3家。实施了新一批“全球揭榜”项目,储备重大技术297项,辰欣药业等6个项目获批省级重点创新项目,数量居全省前列。
在人才质量上,济宁更是一点不含糊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,济宁累计引进合作院士92人,申报入选国家级、省级人才工程815人,培育高技能人才25.5万人。
如此高规格的人才政策及人才梯队,必然伴随着真金白银的付出。仅2022年,济宁便兑现人才政策资金2.27亿元,提供“科技贷”“人才贷”等金融服务14亿元。如此“下血本”,济宁有自己的考量。
面对新的市场形势,传统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正在逐步衰减,作为一座工业城市,济宁必须换个思路。根据济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,济宁正在培育高能级产业集群,力求在高端装备、高端化工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医药、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实现新突破。转入新赛道,就要启用新“赛手”,这是济宁必须要做的选择。
事实上,济宁做得挺好,也收获了回报。2022年,济宁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,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0家,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全省第1位。新增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人选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5人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全省第2位。“231”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显著提升,7个集群、13家企业入选省“十强”产业“雁阵形”集群和领军企业库。获评省级以上单项冠军、专精特新、瞪羚企业253家,新增国家级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5家、全省首位。
济济多士,乃成大业。济宁正持续“抢滩布阵”,激励万千英才在这座孔孟之乡创新创业,为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赢得主动和先机。
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振兴 鞠杰 孟一 实习生 李雨桐 报道)